看球宝

佩罗塔(日本队主帅盛赞张稀哲,打了全国「球迷」的脸)

时间: 来源:看球宝
标签:佩罗塔

中日之战开始前,日本队主教练森保一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谈到了中国队的实力和表现,其中重点赞扬了中国队的10号张稀哲,认为张稀哲是「最有威胁的球员」。

日本队主帅盛赞张稀哲,打了全国「球迷」的脸


森保一这句话,被全国「球迷」认为,是「疑兵之计」。因为中澳之战后,张稀哲又被全国「球迷」口诛笔伐,日本队主教练如此之说,必然是个「阴谋」。


这就是中国「球迷」的逻辑。


其实,张稀哲在中国的遭遇,恰恰证明了中国足球羸弱的原因——不懂球的人太多了,以至于足球在中国无法按照应该的规律发展。这些不懂球的人,上包括足协官员,下也包括那些所谓的「球迷」。


试想一下,中国足球一直存在着这样的一个怪现象,即技术好、意识好的球员「不得烟儿抽」。90年代的「南彭北曹」,被认为是中国足球技术顶端的代表,但这两位却从来没有在中国国家队坐稳过主力位置,同时代的中场球员里,「跑不死」的李明和「远射王」马明宇才是国家队的铁打不动的中场主力。


再往后,高仲勋在而立之年成为甲A联赛的中场发动机,但他在国家队的代表作还要追溯到1994年的广岛亚运会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高仲勋都没有入选过国家队。


中超初年中国足球最好的技术型中场是国安队长陶伟,他也是此前国安队历史进球最多的球员,其左脚技术虽然说不上出神入化,但在当年的中国足坛,可以说是无人能出其右。别的不说,就单说任意球水平,陶伟曾经连续三场比赛任意球直接破门,至今无人能够完成此壮举。可是,陶伟代表中国队出场的次数,仅仅是一个尴尬的「1」。

日本队主帅盛赞张稀哲,打了全国「球迷」的脸


中国足球上一个有点技术的中场球员能够稳坐国家队主力的还是邵佳一,但邵佳一比起同龄的陶伟和前辈曹限东、彭伟国来说,他的身体素质出色太多了,1米86的身高,德甲锻炼过的对抗能力,这些成为邵佳一能够在国家队站住脚的资本。


说白了,中国足球,从来都不尊重技术型球员,无论是教练还是球员,看重的都是身高、体重、速度、爆发力这些及其原始和野蛮的东西。


其实以前的中国足球不是这样的,80年代,中国足球对于球员技术是非常推崇的。像南派的容志行、陈熙荣,北派的沈祥福、李辉,这些都是中国队中前场不可或缺的主力。而那些身体强悍的球员,如黄向东、迟尚斌等人,只能作为后腰或者后卫,在后场充当绿叶。


但或许是1981年输给新西兰的比赛给中国足球带来的影响太大,自此以后,中国足球对于技术型球员一直存在偏见。张稀哲,也只不过是这种偏见的又一个牺牲品而已。

日本队主帅盛赞张稀哲,打了全国「球迷」的脸


很多人在嘲笑张稀哲的时候,又在怀念蒿俊闵,然而他们却忘了,蒿俊闵同样是牺牲者之一。在国家队里,蒿俊闵跟张稀哲一样,进进出出,从来没有坐稳过主力位置。高洪波第一次执教的时候,蒿俊闵是重点培养的对象,但到了卡马乔时期,蒿俊闵就很少在国家队有稳定的时间。佩兰执教期间蒿俊闵也不得烟儿抽,高洪波二次执教以及里皮第一次执教的时候,蒿俊闵同样主力位置不稳。只是在亚洲杯赛场上,里皮在无人可用的情况下才从替补席上把蒿俊闵提拔上来,连续两三个助攻后,蒿俊闵才算是稍微坐稳了中国队的位置,结果世预赛上一个犯规失误,马上又被里皮打入冷宫。


其实仔细回顾中澳之战,中国队的几个失球,都是对手在中场直接把球打到中国队中卫身后空档,由前锋前插形成威胁,而中国队这边,张稀哲连续两次将球送到对手后防线身后,但因为前锋没有前插,结果球直接传到了无人地带,被对手轻松掌控,于是中国「球迷」就说,张稀哲脚法差,传都传不准。


可事实上,张稀哲干的事情和澳大利亚的中场球员干的事情是一样的,但结果大相径庭,原因并不是他技术差,而是中国队的球员,是否有在用脑子去踢球。


中国队面对澳大利亚这种前英联邦球队,身体上肯定是弱势,要想打击对手,肯定要利用速度和灵巧,尽快地把球打到对方身后,显然是最有可能的得分方式。张稀哲的选择没有错,技术大差不差也能完成想法,奈何队友却无法与他达成共识。


很多人说张稀哲球风软,却不知道,有一句俗话「足球比赛就是3个人弹钢琴7个人抬钢琴」,作为技术型中场,张稀哲本来就应该是弹钢琴的那个人,现在评价他的不是钢琴弹得好不好,而是评价他能不能去抬钢琴,足以说明评论者对于足球的认知太过低级。


事实上,张稀哲并不算软,可能他的身体对抗不突出,他不会抢球,但是在关键时刻,他总是能够站出来的人。张稀哲的职业生涯,至少两次拯救了中国队。一次是澳大利亚亚洲杯预选赛,张稀哲在最后时刻罚进压力巨大的点球,把中国队送入亚洲杯正赛,另一次是前不久40强赛对叙利亚张稀哲首开纪录为球队打开胜利之门。如果一个球员,不止一次地在关键时刻为球队建功,还被认为是软,只能说明这些看球的人,本来就是在浪费国家的电能资源

日本队主帅盛赞张稀哲,打了全国「球迷」的脸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张稀哲在国家队踢得并不如在国安时踢得好。但有一个前提是,中国有哪个球员在国家队踢得比在俱乐部踢得好呢?几乎没有。中国球员无法将自己在俱乐部表现出来的能力和状态带到国家队来,已经是最近十多年来一直存在的问题了。


作为一名技术型球员,在这方面的表现可能会更明显。因为技术型中场相对来说对于球队的体系和队友的配备更为依赖。最典型的就是艺术大师皮尔洛,他此前在国际米兰踢前腰,踢得乱七八糟,到布雷西亚开始改踢后腰,表现尚可。直到在米兰踢后腰开始,才成为一代中场大师,而为了成就皮尔洛这个「前腰后置」,米兰为他配备了一个专职保镖加图索。皮尔洛和加图索的组合,可能是世界足坛技术互补性最强的中场组合。在意大利国家队,皮尔洛也经历了不少的搭档变换,最后还是跟加图索的搭档最为合理。到2006年世界杯皮尔洛踢出代表作的时候,他身边还多了佩罗塔和卡莫拉内西,这两人显然比两年前欧洲杯上的C扎内蒂这样的队友,更适合皮尔洛的发挥。


张稀哲在国安,踢得是以高位逼抢和传控压迫为主的足球,他身边的队友除了外援之外,就是朴成、池忠国、李可这些技术水平比较高的中场队友,尤其是朴成,他的技术和意识足够跟张稀哲产生化学反应

日本队主帅盛赞张稀哲,打了全国「球迷」的脸


但在国家队,绝大部分队友早就习惯了防守反击的打法,传球和控球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不再是习惯,这反而让张稀哲显得格格不入。一直以来,在国家队中能够跟张稀哲产生一些化学反应的只有武磊一个人,其他球员与张稀哲之间始终无法形成化学反应。


日本队主教练森保一从他的视角来看,张稀哲是中国队里为数不多的好球员,因为日本教练的评价标准是从日本足球的角度来说的。在日本足球和日本教练看来,技术好、意识好是评价一个球员好坏的标准,这跟中国完全不同,中国强调的是速度和身高。所以,在中国很多球迷和教练的眼里,只要有身高,就能打中卫,只要有速度,就能踢前锋。于是就有了很多奇葩的后卫和前锋的例子。但在日本足球的评判标准里,无论哪个位置,意识、技术都才是最重要的东西。


外界始终有种说法,日本足球领先中国足球20年。从森保一的这个评价来看,20年的差距是有的。事实上,如果从对足球的理解来看,中日足球的差距可能会超过40年——恰好是从2021年回到1981年,那个中国足球崇尚意识和技术的时代。

相关综合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