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球宝

东京奥运会中国出场时间(日本是乒乓大国?1961年中国十二大板打服日本,从此称霸世界乒坛)

时间: 来源:看球宝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前有“大魔王”张怡宁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打哭日本福原爱,后有“人间止藤片”孙颖莎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大虐日本伊藤美诚。

中国对日本似乎存在先天的血脉压制。然而乒乓球运动其实并不是起源中国,而是由欧洲传过来。

能把他国运动打成国球并对他国产生明显的压倒性优势,中国乒乓到底有着怎样辉煌的历史?这辉煌的背后又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日本是乒乓大国?1961年中国十二大板打服日本,从此称霸世界乒坛

“十二大板”教日本队做人

1961年4月4日的北京工人体育馆里,举办着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这是中国首次取得的国际赛事的举办权。

现场热闹非凡,能容纳一万五千名观众的体育馆里座无虚席,中国国家领导人周总理和邓公等纷纷到场为开幕式祝贺。

9号这一天,中日最重要的男团决赛就要展开,到底花落谁家,就看今天了。运动员和国民都带着非凡的使命感时时关注着正在火热进行乒乓球赛事。

参赛双方是来自中国的徐寅生和日本名将星野 。中国球员徐寅生连扣十二大板,成功扭转先前的败局,夺得冠军宝座。

日本是乒乓大国?1961年中国十二大板打服日本,从此称霸世界乒坛

其实在这之前,中国队虽然打败欧洲选手闯入决赛,但是对战日本选手却不占优势。

前三场中国队以比分1:2落后于日本,第四场出场的徐寅生此前迎战日本木村兴治战败,再次出场的他又对上早已成名的星野展弥,压力确实山大。

二人场上的发挥相当,战况一时僵持,战至关键时刻,徐寅生沉着冷静地连续扣杀十二大板,最后拿下赛事,将大比分扳到2:2平.

这十二大板后来成为乒坛的一个历史传奇。有了徐寅生大杀四方扭转乾坤的气势在前,中国队打开了乒乓球对决的任督二脉。

中国队员容国团和庄则栋也在后续比赛中大获全胜,成功拿下本次世乒赛的男团世界杯——斯韦斯林杯冠军。

同时,在本次世乒赛上,庄则栋和邱钟惠分别为祖国赢得男单和女单的冠军,可以说此次赛事中国收获颇丰。

真可谓是意外之喜,毕竟彼时的日本队在乒坛的地位和如今中国队的霸主地位不遑多让。

并且此次大赛开始前,日本记者媒体对外宣称,他们研究出了“核武器”级别的新打法—“弧圈球”,势必势如破竹,顺利包揽本次世乒赛所有的金牌。

但是日本的美梦终究还是破在中国队的手里,也许中国人永远是日本的克星吧。

此次赛事后日本队可谓是被狠狠打脸,就当是我们这些先辈教给他们一个要谦虚做人的道理吧。

中日乒乓“恩怨”史

对于国球乒乓,中国人对其怀有特殊的情感,好像我们会打乒乓球一事是刻在DNA里的一般。

但是事实上乒乓球最早是由爱玩球的英国人最先发明的。

众所周知英国绅士们给人的形象就是出门拿根“拐棍”,但是只要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手里柱着的根本不是“拐杖”,而是一把黑色的雨伞。

出行必须常备雨伞,由此可见,英国天气有多么爱下雨。

日本是乒乓大国?1961年中国十二大板打服日本,从此称霸世界乒坛

十九世纪末,英国人兴起在室外打网球,喜爱程度可用痴迷来形容。

但是常年下雨的英国显然不能满足他们长期去室外打球的愿望,于是他们开始在室内打球。

由于场地的限制网球的规则一改再改,使用的器材也随着时代的变更而有有所改动,逐渐的这种来源于网球但是又不是网球的运动产生了。

欧洲人为其命名为“Table tennis”,也就演变成现在乒乓球。

日本是乒乓大国?1961年中国十二大板打服日本,从此称霸世界乒坛

据徐寅生晚年亲口讲述可知,中国乒乓球的兴起的开端是:上海一家文具店老板王道午从花钱从日本进购了一批乒乓球器材。

这一新鲜玩意瞬间激起上流人士的兴趣,并逐渐成为社会潮流,就此乒乓球运动成功在我国土地上扎根。

中国队第一次参加世乒赛是在1953年春在布加勒斯举行的第20届世乒赛,只获得男队第十,女队第二级第三明。

徐老说过上海最先的乒乓球打法以日本流行的直拍为主,和欧洲的横拍打法有一定区别。

所以中国的乒乓文化来源于日本是可靠,不仅如此中国乒乓球的兴起最大的推手当属日本。

1942年,日本第一次参加世乒赛,并夺得女团、男单、男双和女双的四项冠军,开始了正式争霸之旅。

说起中日两国在乒乓球界的恩怨,还要追溯到70年前,彼时的日本才是真正的“乒乓球王国”。

然而中国乒乓球崛起后,多次打败以前辈自居的日本,让日本一直耿耿于怀。

日本是乒乓大国?1961年中国十二大板打服日本,从此称霸世界乒坛

日本是一个崇拜强者的国家,他们一直想要找机会碾压中国,以保持自己的优越感。在他们的刻苦努力下,六十年代以来日本真正做到在乒坛大杀四方。

称霸世界乒坛,为日本二战挽回不少战败颜面。

直到1978年,日本队共获得冠军44次:分别是获得7次男女混双冠军、7次女单冠军、7次女团冠军、7次男团冠军、9次男单冠军、4次男团冠军和5次女双冠军。

但是由于当时中国出现一些特殊情况,没有参加世乒赛。

这让日本没有机会与中国交手而很是苦恼,于是时任日本乒协会长和亚乒联主席的后藤钾二开始为我国运动员赛事绞尽脑汁。

他先是以辞职威胁亚洲乒联将台湾代表逐出,后在1971年又亲自拜访周总理,表示了希望中国队能够参赛的想法。

“乒乓外交,以小球转动大球”一直是我国领导人很重视的问题,在周总理的积极推动以及后藤先生的协调下,中国运动员在同年3月重新走上世乒赛场。

在这件事上不得不说后藤先生还是比较拥有奥林匹克精神。

日本是乒乓大国?1961年中国十二大板打服日本,从此称霸世界乒坛

然而 二十世纪八十年后,在我国压倒性打击下,日本的乒乓运动陷入低谷期,一蹶不振,也不知道日本国内有没有怨恨后藤将中国队请回赛场的行为。

再后来随着福原爱、小山智丽和石川佳纯等新生代运动员逐渐长大,日本乒乓出现有崛起的趋势。

虽然即使闯入决赛也会在决赛中被我国运动员丁宁、张怡宁和王楠等碾压,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日本队将是我国男女乒乓球的主要竞争对手。

日本是乒乓大国?1961年中国十二大板打服日本,从此称霸世界乒坛

国球乒乓的霸主地位

1959年,中国选手容国团夺得第二十五届世界乒乓球竞标赛男子单打世界冠军,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此项殊荣的人,同时以也为世界乒坛注入新鲜血液。

在1926到1951年这个时间段内,欧洲人在世锦赛上出尽风头,他们的打法以削下旋球的防守为主。

也就是他们使用圆柱形颗粒的胶皮拍,在击球时增加乒乓球的弹力和摩擦力使球产生一定程度的旋转,当时欧洲很多运动员都靠这一打法而大获全胜。

但是中国选手容国团却采用直拍近台快攻的都打法成功杀出一条血路来,自从乒坛开始兴起“快、准、狠和变”的新鲜打法。

自从容国团摘得男子单打贵冠以来,中国的乒乓血脉开始觉醒,屡次夺冠。

但是中国乒乓球正式在世界乒坛开启霸主模式却是在1981年,在这年举办的第三十六届世乒赛上,中国队斩获七项冠军。

日本是乒乓大国?1961年中国十二大板打服日本,从此称霸世界乒坛

再此之后,中国的乒乓技术明显上了一个台阶,引发多国嫉妒艳羡,纷纷向我国“下战书”,但是中国都平顺地处理了来自多国的挑战。彻底奠定了中国乒乓的国球地位。

由于我国乒乓技术长期领先于其他国家,一场赛事下来,冠军、亚军和季军都是我国运动员,领奖时三面五星红旗一起升起,是我国最骄傲自豪的事情。

但是对于他国而言,这简直就是乒乓史上的灾难,他们彻底失去乒乓球的拼搏理由,反正都打不过。

日本是乒乓大国?1961年中国十二大板打服日本,从此称霸世界乒坛

一时之间,他国被我国吊打得看不到夺奖的希望而自卑,这显然违背了奥林匹克精神,所以自然也不是中国想要看到的画面。

于是在多方探讨后,决定修改乒坛规则以约束中国选手获奖,进而提高他国获奖概率。

道理其实很简单,就是说他国乒乓球技术达不到我国的境界,那么就改比赛规则来将就他们。俗话称:“技术不够,规则来将就”。

1998年到现在,乒乓球界改了九次规则从最开始的限制参赛人数,还是后来的改规则,改球拍等等。

总之中国队若是使出什么绝招,让他国选手都没有还手之力,中国的此项技术就会被禁用,进而起着明显的抑强扶弱的作用。

一个国家保持永久的霸主地位,最重要的就是创新。即使在乒坛的再三约束下,中国还是不断创新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保持着常年的领先地位。

至今为止全球10个大满贯选手,中国就占了9个,分别是邓亚萍、刘国梁、王楠、孔令辉、张怡宁、张继科、李晓霞、丁宁和马龙。

日本是乒乓大国?1961年中国十二大板打服日本,从此称霸世界乒坛

在最近的21年东京奥运会上,最“引人注意”就是声称要打败中国的伊藤美诚,自从她和日本名将水谷隼搭配男女混合双打帮日本斩获首金后,开始嚣张起来。

毕竟***妈从小就在给他灌输“能赢中国队的只有你”这种思想,首次代表日本出征奥运会就能打败作为乒乓球天花板的中国队,确实是她骄傲的资本。

但是过于放肆,中国队不得不拿出老大的威严,于是中国队派出“00后”小将孙颖莎教训她。

孙颖莎也没有辜负祖国的信任,一拍扣杀伊藤美诚的专业技能,并以4:0拿下本次奥运会的女单决赛,后来又在女乒团体赛中以3:1打败伊藤美诚。

日本是乒乓大国?1961年中国十二大板打服日本,从此称霸世界乒坛

对于孙颖莎的强悍,伊藤美诚显然绝望的,她们二人年纪相仿,不出意外的话,“人间止藤片”的孙颖莎将会是压在伊藤美诚乒乓职业生涯的泰山。

结语

乒乓作为我们的国球,是奥运会夺金最稳的赛事,但是一味处于独孤求败的地界并不利于乒乓球的进一步发展。

事物都有它运行的规律,要想实现乒乓球的可持续发展,各国之间还是需要多加交流。

况且乒乓球比赛本就是为了世界人民更好交流才设立的,能够以小球转动大球才将是乒乓球赛的最高境界。



参考资料

《中国乒乓霸主地位对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影响》

《乒超联赛:打造中国乒乓的NBA》

《试论中国乒乓文化》

相关综合体育